1. 直埋敷設工程
1.1直埋電纜溝槽開挖
■工藝標準
(1) 通過收資,了解電纜所經地區(qū)的管線或障礙物的情況,并在適當位置進行樣溝的開挖,開挖深度應大于電纜埋設深度。
(2) 按電纜路徑開挖溝槽,應滿足以下要求:
1) 自地面至電纜上面外皮的距離,不小于0.7m,35kV及以上為1m。
2) 穿越道路和農地時分別為1m和1.2m。
3)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鐵路路軌時,應滿足設計規(guī)范要求并采取保護措施。
4)在寒冷地區(qū)施工,開挖深度還應滿足電纜敷設于凍土層之下,或采取穿管等特殊措施。
■設計要點
溝槽轉彎半徑滿足電纜敷設允許最小轉彎半徑要求。
■施工要點
(1)溝槽開挖前應進行圍護工作。
(2)電纜敷設工程必須根據批準的設計文件,在敷設電纜前要挖掘足夠數量的樣洞,查清沿線地下管線和土質情況,以確定電纜的正確走向。
(3)樣溝深度應大于電纜敷設深度。
(4)開挖路面時,應將路面鋪設材料和泥土分別堆置,堆置處和溝邊應保持不小于300mm通道。堆土高度不宜高于0.7m。
(5)對開挖出的泥土應采取防止揚塵的措施。
(6)在山坡地帶直埋電纜,應挖成蛇形曲線,曲線振幅為1.5m,以減緩電纜的敷設坡度,使其最高點受拉力較小,且不易被洪水沖斷。
■監(jiān)理要點
(1)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巡視,檢查溝槽的圍護工作,要求圍護到位,特別是有路人行走的地段,更要加強安全圍護,防止有人員不慎跌入溝槽內。
(2)查看樣洞開挖情況,檢查樣洞深度大于電纜敷設深度。
(3)開挖路面時,巡視檢查堆土高度符合要求,與溝邊保持一定距離,堆土不會回落到溝槽里。
樣溝開挖圖
溝槽開挖圖
1.2直埋電纜敷設
■工藝標準
(1) 直埋于地下的電纜上下應鋪以不小于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并加蓋兩層電纜保護板,第二層保護板必要時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加以保護,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然后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加以保護。也可把電纜放入預制鋼筋混凝土槽盒內后填滿砂或細土,然后蓋上槽盒蓋。為識別電纜走向,宜沿電纜敷設路徑設置電纜標識。
(2) 電纜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鐵路路軌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3) 電纜排列整齊,彎度一致,電纜同路徑順行敷設時電纜在轉彎處不應出現(xiàn)交叉。
(4) 電纜在敷設過程中無機械損傷。直埋電纜接頭盒外應有防止機械損傷的保護盒(環(huán)氧樹脂接頭盒除外)。
(5)電纜穿波紋管敷設時,應沿波紋管頂全長加蓋保護板或澆筑厚度不大于100mm的素混凝土,寬度不應小于管外兩側各50mm
■設計要點
電纜表面距地面不應小于0.7m,穿越農田時不應小于lm。在引入建筑物、與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繞過建筑物時可淺埋,但應采取保護措施。電纜應埋在凍土層下,當條件受限制時,應采取防止電纜受到損壞的措施。
■施工要點
(1)電纜敷設前,在線盤處、轉角處搭建放線架,將電纜盤、牽引機和滾輪等布置在適當的位置,電纜盤應有剎車裝置。
(2)電纜應有牽引頭,機具敷設時,應在牽引頭或鋼絲網套與牽引鋼絲繩之間安裝防捻器。牽引強度符合驗收規(guī)范中的要求,在電纜牽引頭、電纜盤、牽引機、過路管口、轉彎處及可能造成電纜損傷處應采取保護措施,有專人監(jiān)護并保持通信暢通。
(3)電纜敷設后覆土前通知測繪人員對已敷電纜進行測繪
(4)電纜與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間平行和交叉時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或規(guī)程規(guī)定。嚴禁將電纜平行敷設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5)電纜搭接必須在直線部位,應盡量避開積水潮濕地段。
(7)電纜敷設完畢后,必須檢查電纜端部并做密封處理,防止進潮。
(8)電纜敷設應排列整齊,盡量避免交叉。在電纜終端頭、電纜接頭、拐彎處、夾層內、隧道及豎井的兩端、人井內等地方,電纜上應裝設標志牌,標志牌填寫應齊全清晰。
■監(jiān)理要點
(1)電纜敷設前,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巡視,檢查進場電纜型號應符合本工程設計要求、電纜外觀無損傷、電纜盤數量應正確。
(2)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敷設使用機具應合格,無損壞。
(3)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施工人員個人防護用品應完好無損,并能正確使用。
(4)巡視檢查電纜在敷設后電纜表面距離對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0.7m。
電纜敷設圖
電纜敷設圖
1.3回填土
■工藝標準
(1) 蓋板上鋪設防止外力損壞的警示標識后,在電纜周圍回填較好的土層或按市政要求回填。
(2) 回填土應分層夯實?;靥盍系膲簩嵪禂狄话悴灰诵∮?.94,回填土中不應含有石塊或其他硬質物。
■設計要點
回填土的土質應對電纜外護層無腐蝕性。
■施工要點
(1)直埋電纜的上、下部應鋪以不小于100mm厚的軟土(不應有石塊或其它硬質雜物)或沙層,并加蓋保護板,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
(2)為了防止電纜遭受外力破壞,在電纜保護蓋板上鋪設塑料警示帶。
(3)直埋電纜在直線段每隔50-100m處、電纜接頭處、轉彎處、進入建筑物等處,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
■監(jiān)理要點
(1)直埋電纜回填土前,應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并分層夯實。
(2)巡視檢查回填土質量,不得摻大石塊、凍土塊、冰雪回填。直埋電纜的上、下部應鋪以不小于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并加蓋保護板,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 50mm,保護板可采用混凝土蓋板或磚塊。
(3)巡視檢查回填土應分層回填、分層夯實,夯實應均布坑口全部面積,夯實密度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4)巡視檢查直埋電纜在直線段每隔 50m~100m處、電纜接頭處、轉彎處、進入建筑物等處,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
回填土前圖
2. 電纜排管敷設工程
2.1 電纜穿管敷設
■工藝標準
(1) 交流單芯電纜應采用非磁性材料并符合環(huán)保要求。
(2) 排管通道所選用的排管內徑D(mm)宜不小于1.5d(電纜外徑,mm)并不易小于150mm。同一段排管通道的排管內徑不易多于兩種。
(3) 電纜敷設時,電纜所受的牽引力、側壓力和彎曲半徑應根據不同電纜的要求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4) 在電纜牽引頭、電纜盤、牽引機、過路管口、轉彎處以及可能造成電纜損傷的地方應采取保護措施。
(5) 110kV及以上電纜敷設時,轉彎處的側壓力應符合制造廠規(guī)定,無規(guī)定時不應大于3kN/m。
■設計要點
(1) 排管所需孔數除按電網規(guī)劃敷設電纜根數外,還需有適當備用孔供更新用。
(2)管道內部應無積水,且無雜物堵塞。穿電纜時,不得損傷護層,可采用無腐蝕性的潤滑劑(粉)。
(3)電纜排管在敷設電纜前,應進行疏通,清除雜物。
■施工要點
(1)排管建成后及敷設電纜前,對電纜敷設所用到的每一孔排管管道都應用相應規(guī)格的疏通工具進行雙向疏通。
(2)清除排管內壁的尖刺和雜物,防止敷設時損傷電纜。
(3)疏通檢查中如有疑問時,應用管道內窺鏡進行探測,排除疑問后才能使用。
(4)電纜敷設前,在線盤處、工井口及工井內轉角處搭建放線架,將電纜盤、牽引機、履帶輸送機、滾輪等布置在適當的位置,電纜盤應有剎車裝置。
(5)電纜應有牽引頭,如沒有,則在敷設前應制作牽引頭并安裝防捻器,在電纜牽引頭、電纜盤、牽引機、轉彎處以及可能造成電纜損傷的地方應采取保護措施,有專人監(jiān)護并保持通信暢通。
(6)電纜敷設后,按設計要求將工井內的電纜固定在電纜支架上,并將排管口封堵好.
(7)工作井內的電纜進入排管前,宜在電纜表面涂中性潤滑劑。
(8)敷設電纜時,在排管口設置管口保護喇叭以保護電纜。
■監(jiān)理要點
(1)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進場電纜型號應符合本工程設計要求、電纜外觀無損傷、電纜盤數量應正確。
(2)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敷設使用機具應合格,無損壞。
(3)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施工人員個人防護用品應完好無損,并能正確使用。
(4)巡視檢查管道內部應無積水,且無雜物堵塞。穿電纜時,不得損傷護層。
(5)巡視檢查排管口封堵應嚴實。
電纜敷設圖
排管工井敷設圖
3. 隧道電纜溝工作井敷設
3.1電纜隧道/電纜溝敷設
■工藝標準
(1) 電纜應排列整齊,走向合理,不宜交叉。電纜敷設時,電纜所受的牽引力、側壓力和彎曲半徑應符合GB 5016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
(2) 110kV及以上電纜施工前應逐段編制電纜敷設方案,并對牽引力、側壓力進行計算。
(3)在電纜牽引頭、電纜盤、牽引機、過路管口、轉彎處以及可能造成電纜損傷的地方應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
■設計要點
(1) 電纜隧道凈高不宜小于1900mm。
(2)除控制電纜外,每檔不宜超過3根。
(3)電纜敷設時轉彎半徑不得小于電纜最小彎曲半徑。
■施工要點
(1)電纜輸送機與滑車搭配使用,根據電纜的型號、規(guī)格選取電纜輸送機與滑車。
(2)一般每隔20米左右放置一臺電纜輸送機,每隔3~4米放置1個滑車。
(3)在隧道內拐彎、上下坡等地方應額外增補電纜輸送機,并加設專用的拐彎滑車。在比較特殊的敷設地點,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增加電纜輸送機。
(4)全部機具布置完畢后,試運轉應無問題。
(5)電纜盤處設1~2名有豐富經驗人員負責施工,檢查外觀有無破損,并協(xié)助牽引人員把電纜端頭順利送到井口下。
(6)電纜盤應配備制動裝置,它可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能夠使電纜盤停止轉動,有效的防止電纜受損傷。
(7)敷設過程中,局部電纜出現(xiàn)余度過大情況,應立即停車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敷設,防止電纜彎曲半徑過小或撞壞電纜。
(8)電纜敷設的速度要求6m/min。
(9)電纜線路的裕度按照設計要求預留。
(10)電纜敷設后,應根據設計要求將電纜固定在電纜支架上,如采用蛇行敷設應按照設計規(guī)定的蛇形節(jié)距和幅度進行固定。
■監(jiān)理要點
(1)電纜輸送機與滑車搭配使用,根據電纜的型號、規(guī)格選取電纜輸送機與滑車。
(2)一般每隔20米左右放置一臺電纜輸送機,每隔3~4米放置1個滑車。
(3)在隧道內拐彎、上下坡等地方應額外增補電纜輸送機,并加設專用的拐彎滑車。在比較特殊的敷設地點,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增加電纜輸送機。
(4)全部機具布置完畢后,試運轉應無問題。
(5)電纜盤處設1~2名有豐富經驗人員負責施工,檢查外觀有無破損,并協(xié)助牽引人員把電纜端頭順利送到井口下。
(6)電纜盤應配備制動裝置,它可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能夠使電纜盤停止轉動,有效的防止電纜受損傷。
(7)敷設過程中,局部電纜出現(xiàn)余度過大情況,應立即停車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敷設,防止電纜彎曲半徑過小或撞壞電纜。
(8)電纜敷設的速度要求6m/min。
(9)電纜線路的裕度按照設計要求預留。
(10)電纜敷設后,應根據設計要求將電纜固定在電纜支架上,如采用蛇行敷設應按照設計規(guī)定的蛇形節(jié)距和幅度進行固定。
隧道電纜敷設圖
3.2 電纜剛性固定
■工藝標準
(1)兩個相鄰夾具間的電纜受自重、熱脹冷縮所產生的軸向推力作用或電動力作用后,不發(fā)生任何玩去變形。
(2)固定金具的數量需經過核算和驗證,相鄰夾具的間距L宜符合設計規(guī)程要求。
■設計要點
(1)電纜明敷時,應沿全長采用電纜支架、橋架、掛鉤、或吊繩等支持與固定。
(2)電纜支架和夾具應滿足使用性、安全、耐久性的要求。
(3)選用非磁性鋁合金夾具隔斷磁環(huán)路,以減少渦流和磁滯損耗導致的電纜局部發(fā)熱。
■施工要點
(1) 水平敷設時,在終端、接頭或轉彎處緊鄰部位的電纜上,應設置不少于1處的剛性固定。
(2) 在垂直或斜坡的高位側,宜設置不少于2處的剛性固定。
(3) 固定電纜用的夾具應具有表面平滑、便于安裝、足夠的機械強度和適合使用環(huán)境的耐久性特點。
(4) 交流單芯電纜的剛性固定,宜采用鋁合金等不構成磁性閉合回路的夾具。
(5) 夾具數量符合計算要求,電纜支持點間距離符合驗收規(guī)范要求。固定夾具的螺栓、彈簧墊圈、墊片齊全,螺栓長度宜露出螺母2~3扣。
■監(jiān)理要點
(1)巡視檢查電纜的固定情況符合設計要求,電纜與夾具間要有襯墊保護,個別地方支架過短應加裝延長支架。
(2)檢查螺栓的緊固情況,卡具兩邊的螺栓要交叉緊固,不能過緊或過松。
電纜水平剛性固定圖
電纜垂直剛性固定圖
3.3 電纜撓性固定
■工藝標準
電纜在受熱膨脹時產生的位移,對電纜的金屬護套不致產生過大的應變而縮短壽命。
■設計要點
(1)電纜明敷時,應沿全長采用電纜支架、橋架、掛鉤、或吊繩等支持與固定。
(2)電纜支架和夾具應滿足使用性、安全、耐久性的要求。
(3)選用非磁性鋁合金夾具隔斷磁環(huán)路,以減少渦流和磁滯損耗導致的電纜局部發(fā)熱。
■施工要點
(1) 撓性固定電纜用的夾具、扎帶、捆繩或支托架等部件,應具有表面光滑、便于安裝、足夠的機械強度和適合使用環(huán)境的耐久性特點。
(2) 電纜敷設在工井的排管出口處可作撓性固定。
(3) 豎井內的大截面電纜可借助夾具作蛇形敷設,并在豎井頂端作懸掛式,以吸收由熱機械力帶來的變形。
(4) 市政橋梁敷設的電纜優(yōu)先選用鋁護套,以降低橋梁振動對電纜金屬護套造成的疲勞應變,敷設方式可參照排管或隧道,需要注意的是,在考慮電纜熱伸縮的同時,還需考慮橋梁的伸縮,在橋梁伸縮縫處、上下橋梁處必須采取撓性固定,或選用能使電纜伸縮自如的排架(伸縮弧)。
(5) 電纜蛇形敷設的每一節(jié)距部位,宜采用撓性固定,以吸收由熱機械力帶來的變形。每3~5m可采用具有一定承載力的尼龍繩索或扎帶綁扎固定電纜,綁扎數量需經過核算和驗證。
(6) 撓性固定方式其夾具的間距在垂直敷設時,取決于由于電纜自重下垂所形成的不均勻彎曲度,一般采用的間距為3~6m。當為水平敷設時,夾具的間距可以適當放大。
(7) 不得采用磁性材料金屬絲直接捆扎電纜。
■監(jiān)理要點
(1)巡視檢查電纜的固定情況符合設計要求,電纜與夾具間要有襯墊保護,個別地方支架過短應加裝延長支架。
(2)對電纜在轉彎處時進行查看,應有墊鐵保護。
(3)巡視檢查電纜固定在過渡支架上是否穩(wěn)定,過渡支架焊接應符合設計要求。
(4)巡視檢查電纜蛇形敷設的波節(jié)波幅符合設計要求。
(5)檢查螺栓的緊固情況,卡具兩邊的螺栓要交叉緊固,不能過緊或過松。
電纜擾性固定圖
電纜擾性固定圖
3.4電纜蛇形布置
■工藝標準
(1)電纜在電纜溝、隧道、共同溝或橋體箱梁內敷設時應采用蛇形布置,即在每個蛇形弧的頂部把電纜固定于支架上,靠近接頭部位用夾具剛性固定。
(2)電纜蛇形布置的參數選擇,應保證電纜因溫度變化產生的軸向應力無損電纜絕緣,不致對電纜金屬套長期使用產生疲勞斷裂,且宜按允許拘束力條件去認定。
(3)水平蛇形布置時,宜在支撐蛇形弧的支架上設置滑板。
(4)三相品字垂直蛇形布置時除在每個蛇形弧的頂部把電纜固定于支架上外,還應根據電動力核算情況加必要的綁扎帶綁扎
■設計要點
(1)蛇形弧部位的彎曲半徑應滿足電纜的設計要求。
(2)蛇形轉換成直線敷設的過渡部位,宜采取剛性固定。
■施工要點
(1) 電纜進行蛇形敷設時, 必須按照設計規(guī)定的蛇形節(jié)距和幅度進行電纜固定。
(2) 波幅誤差±10mm。
(3) 宜使用專用電纜敷設器具,并使用專用機具調整電纜的蛇形波幅,嚴禁用尖銳棱角鐵器撬電纜。
(4) 電纜的夾具一般采用兩半組合結構,并采用非導磁材料。
(5) 電纜抱箍固定電纜時,橡膠墊要與電纜貼緊,露出抱箍兩側的橡膠墊基本相等,抱箍兩側螺栓應均勻受力,直至橡膠墊與抱箍緊密接觸,固定牢固。
(6) 電纜抱箍或固定金具盡量和電纜垂直。
(7)電纜和夾具間要加襯墊。沿橋梁敷設電纜固定時,應加彈性襯墊。
■監(jiān)理要點
(1)對電纜的蛇形節(jié)距和幅度進行巡視檢查,應符合設計要求。
(2)電纜蛇形敷設后,巡視檢查電纜無懸空或固定不穩(wěn)。
電纜蛇形敷設圖
電纜蛇形敷設圖
4. 電纜登塔/引上敷設工程
4.1 電纜登塔/引上敷設
■工藝標準
(1) 電纜登桿(塔)應設置電纜終端支架(或平臺)、避雷器、接地箱及接地引下線。終端支架的定位尺寸應滿足各相導體對接地部分和相間距離、帶電檢修的安全距離。
(2) 電纜敷設時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規(guī)定。
(3) 單芯電纜應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夾具。登塔電纜夾具開檔一般不大于1.5m。
■設計要點
(1)電纜于隧道內引上終端塔時,用引上支架固定。
(2)電纜出地面后,地面埋管應進行防水封堵。
■施工要點
(1)需要登塔/引上敷設的電纜,在敷設時,要根據桿塔/引上的高度留有足夠的余線,余線不能打圈。
(2)單芯電纜的夾具一般采用兩半組合結構, 并采用非導磁材料。
(3)電纜在終端塔引上敷設固定時,固定金具與終端塔的連接位置應設置元寶鐵連接裝置,保證電纜引上彎曲度。
(4)電纜敷設完畢后應及時按照設計要求將電纜在終端塔上用固定金具連續(xù)固定好。
■監(jiān)理要點
(1)電纜敷設前,對進場電纜型號、外觀、盤數量進行檢查,電纜型號應符合本工程設計要求,電纜外觀應無損傷,電纜數量應正確。
(2)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敷設使用機具應合格,無損壞。
(3)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施工人員個人防護用品應完好不損,并能正確使用。
(4)查看電纜敷設時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設計要求。
電纜登塔引上敷設圖
4.2電纜保護管安裝
■工藝標準
(1) 在電纜登桿(塔)處,凡露出地面部分的電纜應套入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保護管加以保護。
(2) 露出地面的保護管總長不應小于2.5m,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應小于100mm。
(3) 單芯電纜應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保護管。
(4) 保護管埋地部分應滿足電纜彎曲半徑的要求。
(5) 保護管上口應做好密封處理。
(6)保護管應做好防盜措施。
■設計要點
(1)電纜管不應有穿孔、裂縫和顯著的凹凸不平,內壁應光滑;
金屬電纜管不應有嚴重銹蝕;塑料電纜管應有滿足電纜線路敷設條件所需保護性能的品質證明文件。在易受機械損傷的地方和在受力較大處直埋時,應采用足夠強度的管材。
(2)電纜管的內徑與電纜外徑之比不得小于1.5。
■施工要點
(1)35kV 及以上電纜保護管宜采用兩半組合的電纜保護管,并采用非鐵磁性材料。110kV以上電纜保護管一般采用非再生材料的PVC材料,保護管直徑為200mm,厚度不小于8mm。
(2)金屬保護管斷口處不得因切割造成鋒利切口、不得將切割過程中產生的金屬屑殘留于管內。金屬保護管端口應均勻漲成光滑喇叭口(喇叭口外徑為保護管外徑的1.1倍),避免金屬管斷口割傷電纜外護層。
(3)保護管上口用防火材料做好密封處理。
(4)保護管固定螺絲應擰緊打毛或采取其他防盜措施
(5)保護管埋地位置回填土應夯實。
■監(jiān)理要點
(1)對保護管埋地部分進行查看,應滿足電纜彎曲半徑的要求。
(2)巡視檢查保護管上口已做好密封處理。
電纜保護管安裝圖